前天因為要看愛雪麗的音樂會彩排而去了趟附中
晃押晃的 晃到了佈告欄面前
在始終如一的位置貼著每個年級每個樂器
會考的指定項目跟自選項目

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這有什麼意義呢?"

關在這棟建築裡面的小朋友們
大概從有知覺的時候
就在這種
不知目的在哪
而在必須埋頭競爭的環境之中成長

或許有大部分的他們
努力的動力是來自於

"不要輸給別人"

而不是

"我好喜歡音樂"
"練琴只是為了讓自己變的更好"

我知道
因為我就是這樣很痛苦又很無奈的一路走來的

對我來說
台灣的音樂環境培養出的人才
是優秀的 但with 不健康的心靈

這個想法或許有點以偏概全
但是不能否認這可能也是事實吧?

就以那幾張公告著會考的內容的紙來說
如果今天在台灣的老師們很有想法很有自己的一套理論的話
為什麼要順著這個百年如一日的規定來成為自己的學生每個學期努力的目標?
這種沒有創意的模式 早就應該淘汰掉了不是嗎? 

我覺得
這些紙 根本成為某部分老師教學上偷懶的藉口
他們自己不用心想著如何教學,如何設計自己的進度
就跟著這些學生一起負成長
到底, 台灣的師資為什麼這麼不全??????

大學四年
學了一大堆教程的狗屁理論
被這些鬼東西限制住的老師們
只是順著這一條條的理論走
如果一心一意的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想的話
很多方法跟態度根本就自然會產生
而這些理論如果只是拿來當做輔助的話,那就會很完美

我不懂
這個已經萎靡不振的環境
到底可以還有哪些希望?

大教育環境一直改革來改革去
但這小小的音樂圈
就像是八國聯軍時代
大門深鎖的清帝國
(歷史我還是知道一些的)

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毀滅了....

這些小朋友多可憐?
如果他們看到了在國外快樂學音樂同年齡的孩子們
會羨慕 還是震驚? 

如果總有一天我會回來
我要自己開一個Academy
下令不准自己的學生去考任何的音樂班
我要一路讓她們在所謂的"非專業"的環境中成長
最後變成"專業"的精英

憑著自己的力量
我要他們考上他們自己想要唸的音樂系
不限國內外 

當然這只是個遠景
這其中參雜著
家長要如果完全在信任我的情況下跟我合作
小朋友要如何在自己的升學壓力中與練琴找到平衡點
總覺得台灣的教育大環境 是會讓我這個project胎死腹中的 :(

更何況
憑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
要怎麼跟這個迂腐的環境相抗衡
說不定真的要做下去
我只會成為一位壯烈犧牲的烈士吧?

再者
真的也很難找到幾個跟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合作 

我想
我還是努力的在國外發展
不是說一些出國的人到最後都不願回到台灣
而是台灣的環境根本讓我們不解
無力 無奈 無力
要我回來順著這樣子的模式讓我過日子
簡直叫我當個殭屍!!!

饒了我吧
台灣,祝你好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uag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